
江湖上有句话,出来混,迟早是要还的。
最近,死亡边缘的奇点汽车,正在深切地体会着这句话。
被员工因为欠薪长达一年半告上法庭,被供应商申请了强制破产重整,股东也集体逃离,奇点汽车几乎内外信任和口碑一起崩塌。最鼎盛时期,奇点汽车光员工就有1500多人,现在只有不到50人,连过去的零头都够不上。
从去年开始,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也已经被法院限制高消费。
圈内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,”汽车业内堪称’PPT式造车’高手的,只有贾跃亭的FF与奇点汽车。”
整整七年,没量产出一辆车——这无疑是让奇点汽车最抬不起头的事实。
因为奇点汽车从成立开始,就一直有种要”干大事”的架势。
2014年,当时还在360任职的沈海寅就已经蠢蠢欲动,将造车的想法向周鸿祎进行了汇报,希望在360内部做一个汽车项目。
但造车离360的主业实在太远,被周鸿祎迅速否决了。
“既然在360做不了,干脆自己来做。” 此时的沈海寅从奇虎360离职,正式创立了奇点汽车。
用他自己的话说,造一辆真正的好车,是自己作为男人的终极梦想,而现在,是实现的时候了。
公司是成立了,但当时知道这一品牌的人却寥寥无几。
奇点汽车的进阶之路,主要分为两个阶段:
一是吹给投资人听的阶段。
想造车,先得有钱,要钱最快的两招:一谈梦想,二谈概念。
沈海寅说第一次开了特斯拉时,有种触电的感觉,因此高调宣布:奇点汽车就要用互联网思维,打造中国特斯拉。